国家安全教育(网络篇)

来源:www.bet36365.com 时间:2016-04-22

网络窃密事件无处不在

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网络情报战愈演愈烈,网络窃密更是无处不在。国家安全机关透露,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但由于不掌握重要核心技术,我们还不是网络强国。

当前,全球互联网的运行共依靠13台根服务器,其中1台为主根服务器,部署在美国本土,其他12台为辅助根服务器,有9台在美国,2台在欧洲,1台在日本。全球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都要通过这些根服务器。西方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便利,获取有用情报。从“斯诺登事件”曝光的情况可知,这些监控项目攻击范围之广、渗透之深、能力之强超出想象,给我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已发现数百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实施的大规模网络技术窃密案件,全国共有8000余台(个)计算机及电子邮箱被境外间谍组织远程控制,涉及我党政机关、军事单位、驻外机构等涉密单位,先后有200余万份文件资料被盗,其中,明确标注绝密级、机密级的高达6000余份,给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危害和损失。

为了避免网络泄密,我们在依靠技术防范的同时,也要在行为上加以注意:

1.涉密内网与外部网络严格实行物理隔离;

2.专机专用,登录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存储、处理涉密内容;

3.严格移动储存介质管理,防止“信息摆渡”;

4.采用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和手段,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和病毒代码;

5.采用国产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6.加强对电子文档保护、加密存储。

网络保密务必严防四大禁区

禁区1:移动存储介质明秘混用

案例:裘某某,男,原系我军某部上尉军官。2007年9月,裘某某违规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上处理涉密文件,并连接涉密存储介质,因不慎点击境外间谍组织发送的特种木马邮件,导致计算机被对方控制,1800余份文件资料被窃取。裘某某被军事法庭以泄密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U盘、软盘、移动硬盘、储存卡以及MP3、MP4等储存工具,经常成为泄密案件中的“帮凶”。只要插入被感染木马的计算机,U盘等随即感染病毒,如再将该U盘插入涉密计算机,木马会偷偷将涉密文件打包至U盘,最终U盘再次插入联网计算机时,文件便自动传输至境外间谍机关,该窃密方式为“木马摆渡窃密”。

禁区2: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

案例:某中央部委一工作人员将涉密移动硬盘接入互联网计算机使用,导致我某项重要航天飞行任务的总结报告以及某国家级应急预案被窃取。

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后,境外间谍机关一旦伺机入侵,必然会导致泄密。

禁区3:上网计算机储存涉密信息

案例:某省环保局一台工作用计算机因连接互联网,导致计算机储存的涉及我国核电发展战略、核电站建设情况等内容的2000余份文件资料被窃取。

一些人习惯将涉密文件储存至电子邮箱,此举危害巨大,因为邮箱中文件容易被入侵的黑客或服务器管理人员非法调阅,可靠性与安全性难以保证。

禁区4:涉密人员个人网络管理疏忽

案例:某军区一名干部的邮箱账号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远程攻击,该干部在电脑个人邮箱中违规储存的数十份涉及我军信息化作战等内容的文件资料被窃取。

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搜索我重要单位人员的相关信息,如工作单位、兴趣爱好、通讯联系等,从中发现可利用的线索,并对重点人员进行渗透、策反等。